Archive for 5劃
玄門嗣法掌教宗師誠明真人道行碑銘並序
玄門嗣法掌教宗師誠明真人道行碑銘並序(至元九年1272)
翰林學士、嘉議大夫、知制誥兼同修國史王磐撰;中奉大夫、前中書省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商挺隸題額;陝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書省左右司員外賈庭臣書丹
師姓張氏,諱志敬,字義卿,... 碑記全文請按......
玄門掌教清和妙道廣化真人尹宗師碑銘並序
玄門掌教清和妙道廣化真人尹宗師碑銘並序(至元元年1264)
汝川弋彀撰;平陸員擇書丹;襄山李兟篆額
宗師,全真嗣教六世祖也。自守真緒,風化鼎盛,什百於疇昔。形器之域,古今同盡,春秋八十有三,遽有拂衣啓手之嘆,以辛亥二月六日升於大房山清和宮之正寢。寧神五華山者,幾十稔矣。嗣教誠明張... 碑記全文請按......
白雲觀拓修雲集山房小引
白雲觀拓脩雲集山房小引(光緒十六年l890)
高仁峒
觀爲長春宮故址,乃邱祖說經傳戒道場。元明汔今香火隆盛,其春日燕九會,秋日禮斗壇,十方信善雲集尤多。又峒自入觀以來,猥司道紀,譯經無所,申戒乏臺,每逢檀越賁臨,道侶集講,客堂既隘,齋舍未閎,用斯積歉,厯有年矣。茲幸蒙素雲劉大師,及諸大護... 碑記全文請按......
白雲觀重修碑
白雲觀重修碑(光緒十二年1886)
趙士賢
賜進士第、徵仕郎、兵科左給事中、前翰林院庶吉士石首趙士賢撰文;賜進士出身、奉政大夫、吏部郎中、直文淵閣經筵、預脩玉牒官巴渝蔣恭書丹;徵仕郎、中書舍人仁和汪登篆額
長春真人在元世,應召至燕,委... 碑記全文請按......
白雲觀重修碑
白雲觀重修碑(光緒十二年1886)
劉郊祖
賜進士第、中憲大夫、陝西等處提刑按察使、前奉勒整飭固原靖虜等處兵備兼理糧餉都人劉郊祖撰。職左郎、鴻臚寺主簿廳主簿、直文華殿、辨中書事、預修國史鎮陽林潮書
都城宣武門外西三里許,有白雲觀,爲長春丘... 碑記全文請按......
白雲觀重修碑
白雲觀重修碑(光緒十二年1886)
顧頤壽
賜進士第、資政大夫、刑部尚書、前都察院左都御史湖南顧頤壽撰文;後軍都督府掌府事、奉勅提督五軍營兼提督十二團營諸軍事、經筵、榮祿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武定侯鳳陽郭勛篆額;奉政大夫、修正庶尹、通政使司右參議、前中書舍... 碑記全文請按......
白雲觀重修記
白雲觀重修記(正統九年1444)
胡瀅撰
資德大夫、正治上卿、禮部尚書、前太子賓客兼國子祭酒毗陵胡濙撰;中順大夫、京府丞、前翰林編修東吳朱孔陽書丹;正一嗣教崇修志道葆素演法真人嗣漢四十五代天師張懋丞篆額
白雲觀在都城西南三里許,乃長春丘真人藏... 碑記全文請按......
*丘長春祝延聖壽疏
碑無年代。從內容看,未言及全真教被恩寵和大發展方面的事實,似爲金代末期全真教初創爭取皇帝重視的頌譽祈請之作,刻石也約在金末或稍晚。
碑已佚,有舊拓存樓觀台文物管理所。存拓上碑顯圓頂,中高96厘米、寬50厘米。頂部正書「祝延聖壽」四字。文爲9行,... 碑記全文請按......
玄門七真像
約元初刻石。
圖像刻於《重陽祖師之圖》碑陰。碑額圭形,額刻陰文篆書「玄門七]真之像」6字,字高8厘米。碑面陰刻兩株參天勁松,下刻七位真人立像,像高約45厘米。右上方竪刻「七真上仙」4字。保存完好。
玄門七真,亦稱北七真,是道教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的七大弟子。元世祖至元... 碑記全文請按......
弘玄真人趙公道行碑
約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立石。李謙撰文。原散落在祖庵鎮北郊田野,1962年移竪於戶縣重陽宮後集中保護。
此碑螭首方座。通高416厘米(其中首高110厘米,座高50厘米)、寬132厘米、厚34厘米。碑額圭形,額刻陰文隸書「弘玄真人趙]公道行碑銘」10字。石尚完好,文皆漫滅,字...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