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碑題筆劃排序

重修常道觀碑

重修常道觀碑 年份:公元1818 王夢庚       常道觀者,灌縣青城山之真常道院也。道書稱十大洞天,青城次五,山高三千六百丈,屹然三十六峰,羅列一百八景,曰寶仙九室之天。真人甯封所棲止,黃帝從問龍蹻飛行之道,封為九岳丈人、儲福定命真君。其言雖誇,其事非盡無稽也。漢末,涪陵...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青羊宮記

重修青羊宮記 年份:公元1817 劉沅       孔子適周,問禮于老子。退而歎曰:鳥,吾知其能飛;獸,吾知其能走;至于龍,吾知其乘雲而上青天也。今見老子其猶龍乎?乾之象日龍,德而隱。蓋言其有聖人之德耳。屈伸隱現,不一其時;用行舍藏,各因其可。聖人者,固非有絕異之為,特其隨遇... 碑記全文請按......

添修文昌殿記

添修文昌殿記 年份:不詳 王槐年       或問曰:文昌之祀何昉乎?其祠遍于天下,而獨盛于蜀,且以為斯文宗主,而求嗣者亦禱焉,其故何也?余曰:其祀 于唐虞。司馬遷《天官書》:斗魁戴筐,六星為文昌。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書》曰:禋于六宗... 碑記全文請按......

呂祖祠碑記

呂祖祠碑記 年份:不詳 趙秉榕       城西北之上流,有河曰滎水。其源出相公嶺,由大通橋迂迤而下,河淺而流急,每春夏驟雨及洪水陡漲,波濤洶湧,直注城隍,城中常苦墊隘,居民廬舍間有漂沒,守土者恒深患焉。     張睛湖刺史治滎之年,乃創建石堤以障之,堤成之日,復建楹于...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青羊宮三元殿碑記

重修青羊宮三元殿碑記 年份:公元1815 劉沅       道者,理而已。理,寓于品物之中,而宰乎于穆之表,其在人則為性,其在天則太極而已。太極之真,《中庸》所謂「上天之載」,由是而曰理,由是而曰氣。理,固非散殊之理;氣,亦非流形之氣。蓋萬物之始,理、氣渾為一元,不可以名像求...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漢州許真人祠碑記

重修漢州許真人祠碑記 年份:公元1815 曹六興       嘉慶二十年夏,漢州重修許旌陽真人祠落成,剌吏劉君請余為記。余按真人姓許,豫章人,其故里在今新建縣之生米鎮。生于晉武帝太康元年,舉孝廉,曾為旌陽令,多惠政,有仙術,以斬蛟捍患,拔宅飛升。豫章人祀之者遍天下。  ... 碑記全文請按......

火神廟碑記

火神廟碑記 年份:公元1814 張乃孚       蓋聞南嶽峰高,允奠祝融之位;白華山小,聿專司炬之權。思食德于先皇,春及榆柳;稽資生于上古,義取調和。《禮》辨尊親,水之懦不如火之烈也;《易》占內外,鶉為味異于火為心也。夫火德庇人,叔度申弛禁之令;火正相士,閼伯為紀時之官。管... 碑記全文請按......

二仙庵碑記

二仙庵碑記 年份:公元1814 方積       夫妙門凝邈,至道之諦難窮;上理虛無,真知之宗莫測。自混元立極,太始開圖,民萌淳悶,政化輒啟。莫知象帝之家,罕造谷神之域。洎赤明肇運,龍漢紀年,秘牒通元,隱書詮奧。寶笈則九華煥彩,靈書則八角垂芒。于是至教函三,道風吹萬。開渾淪之... 碑記全文請按......

達縣城東文昌宮大鐘贊

達縣城東文昌宮大鐘贊 年份:公元1814 佚名       我聞大道,得言以明。尼山木鐸,窾坎鍧鏗。宜幽出滯,瞶覺聾驚。道衍七曲,星分二精。代天布化,助教持衡。克感克應,大叩大鳴。于寺之隅,有震其聲。繄惟鼓輔,厥以鐘名。創肇鳧氏,妙引魚鯨。龍文獅子,氣爽神清。一聲五夜,三紀六... 碑記全文請按......

龍臺場黔陽宮碑記

龍臺場黔陽宮碑記 年份:公元1814 譚言藹       縣東六十里,古地名龍台鎮,見《元豐九域志》。今市集猶盛,嘉慶十年李君某等,合諸鄉誼建黔陽宮。     竊惟聖王之制祭祀也,慎以為國紀。故有功烈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能禦大災捍大患則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