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碑題筆劃排序
建修寶靖宮碑記
建修寶靖宮碑記 年份:不詳
敖冊賢
夫詩歌桑梓之恭,史重枌榆之爰,蘭成之入周室,猶戀江南;秀鷹之晉朝,時思吳下。神仙紫府,開幔亭以宴鄉人;帝子瑤京,列新市而歡父老。莫不秦祠雲湧,蘭榱將甲帳齊陳;漢社星羅,桂棟與辛楣共燦。大西浮玉壘,北跨銅梁,棠池艾嶺之華,蘭寺桂樓... 碑記全文請按......
福祿宮鐘序
福祿宮鐘序 年份:不詳
王元曾
昔人云:「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是鐘之為用,固神道之假以警世也。邑西門外福祿宮,建自同治初年,將落成,適遇九年奇水,楹桷漫漶。去歲首,士等重加修飾,且更張之,以壯大觀,既竣,眾醵金為鑄洪鐘,囑余序事。余維神者禱之則靈,亦猶鐘焉,... 碑記全文請按......
離堆伏龍觀題壁記
離堆伏龍觀題壁記 年份:公元1871
黃雲鵠
同治十年四月久旱,禱雨弗應。人言離堆下有伏龍,祀之可得雨。乃單騎馳請,齋宿觀中累日,臨崖盼雨,因得遍覽內外江諸勝與象鼻、魚嘴、湃缺、人字堤,水勢沖截,渟洑分張回合之所以然,慨然歎李太守真神人,宜血食千載,其神明所照,功... 碑記全文請按......
青羊宮遺囑碑記
青羊宮遺囑碑記 年份:公元1871
覃合興
粵自道光九年,余棄塵披衲,其時師主廟政,余托廈庇焉。咸豐三年,師倏仙遊,同事等貪管廟務。余遂棲于蘇坡橋之萬壽宮,以醫藥濟人,清閒無累,尚堪自樂。乃廟中纏數年,負債甚鉅,同祀清售田一百二十六畝,以還舊債。咸豐七年二月二十六... 碑記全文請按......
重建蜀郡守李公廟碑
重建蜀郡守李公廟碑 年份:公元1867
完顏崇實
秦蜀郡守李公冰,與其子二郎,鑿離堆以避沫水之害,又穿內外二江,廝渠引水,灌溉田疇,遂成沃野。既歿,蜀人祀之為神。至今作堰淘灘,猶師其法。歷代皆有褒贈,然積久失實,民俗沿訛。今都江堰之祠專祀二郎,而附祀公于後殿。
... 碑記全文請按......
雷波文昌廟碑記
雷波文昌廟碑記 年份:公元1867
彭兆蘅
雷波在蜀之西南隅,蕞爾岩疆,素號僻陋。百餘年間,仕官、學業、聲明文物,無所稱意者。山水險惡,鍾毓無靈,地有以限之,而汶汶至是與?抑亦人事之培成有未盡善也?
予下車伊始,周視城垣,因登南城樓,望西南諸山,爽氣... 碑記全文請按......
石橋河重修文昌宮碑記
石橋河重修文昌宮碑記 年份:公元1867
王文蔚
蓋聞羲畫初開,文明啟運,星辰燦著于天庭,河嶽煥發于地紀。圖書獻瑞,五百年之道統以開;孝友持身,十七世之神靈以著。逮我聖朝,特崇文昌帝君,主掌文衡,明膺祀典,春秋設祭,文運天開,佑我皇建極錫福,彝倫攸敘,使多士嶽降嵩... 碑記全文請按......
青龍龍騰二閣記
青龍龍騰二閣記 年份:公元1866
雷爾卿
南邑舊有二閣,東門外曰青龍,違青龍八九里,屹然立于江中者,曰瀛洲,所以表形勝而壯觀瞻也。厥後城外居民,不戒于火,延及青龍,而瀛洲一閣巋然獨存,殊失作者之意。
乙丑歲,予承乏司土,邑士以重修青龍請,意在培文風... 碑記全文請按......
培修錦江山二仙宮記
培修錦江山二仙宮記 年份:公元1866
高岳峰
惟思創廟,以答神庥,乃仁人意中事也。然一木難于支廈,眾志可以成城。如我二仙宮之創修也,肇自滇貴竄擾之後,人心思善,改過回頭,諸神擁護,永消五劫。有領袖等四十餘人同心辦理募化,眾善不吝錙銖,同種福田。但本廟有陳料十餘株... 碑記全文請按......
新建通佑王廟碑
新建通佑王廟碑 年份:不詳
李芳
蜀中血食廟堂,歷數千年不絕者,在郫有鱉靈,在灌有李冰,俱能纘禹之績,利及後世。蜀望帝因龍戰水壅,命鱉靈鑿巫山,開三峽,後禪以位,稱叢帝,襲都于郫,民祀之。三百年後秦並蜀,以李冰為郡守。江水暴流,民受其災。冰乃通水道,其子二郎佐之,...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