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元
圓明真人傳
圓明真人傳[1]
[ ]姓高氏,諱道寬,字裕之,世為應州懷仁縣之豪族。以[ ][ ]乙卯歲七月十九日生,幼讀書,能通經史大義。性尚淡雅,[ ]有出塵[ ]思。大安兵[ ][ ][ ][ ]長安[ ]身為吏,既而考妣俱喪。一夕,露出家庭,夜半忽睹光明如[ ]仰[ ][ ]北[ ][ ][ ... 碑記全文請按......
古文道德經序跋
古文道德經序跋[1]
壬子冬十二月,予改同制秦安。到官未逾月,有會真宮提點張壽符過予,求書五千言。因循於今,僅三年矣。昨因病暇靜中,始得書之。老子舊有古本,歷歲滋久,加之兵亂,散失不復可見。偶於古文韻海中檢討綴輯,閱月乃成。體制之妍醜,筆力之工拙,具眼者自能識之。時歲舍乙卯冬十月,松岩貞隱... 碑記全文請按......
保安觀記
保安觀記
至元二十四年六月建,在安里村觀內。
東蜀張志隆撰文,竇邦傑正書篆額。
嘗聞道一也,而有異焉。杳冥恍惚,無像無形。斂之不盈握,舒之滿六合,此天道也。濟人利物,拯急扶危,審六氣之盛衰,察三部之遲速,此人道也。天道根於鴻濛未判之前,道祖闡開,以示修真之法,涉於虛無。人道起... 碑記全文請按......
大元鳳翔府岐山縣官村創建通玄觀記
大元鳳翔府岐山縣官村創建通玄觀記[1]
高陸湯澤刊。
岐,古之名邑也。自大王開基,肇有茲土,積德忠厚,民從如歸。文武纘承,大集厥勳。傳世三十,歷年八百。前代帝王運祚之久,未有如周之盛者也。且聖哲之誕世,莫不由風土英靈之所鍾萃;而山澤之增輝,莫不由道化仁聲之所傳播。人以地靈,地以人重,...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堯山靈虛觀記碑
重修堯山靈虛觀記碑[1]
廣安州知州竇邦傑撰,承事郎遙授同州同知行富平縣尹兼諸軍奧魯李[ ]篆額並書。
靈虛觀,本靈應夫人廟也,在堯山之中,有殿存焉。正當離向,高倚危峰,俯臨幽谷。殿之左右,層岩之上,對列兩亭,如翼斯飛。殿之前,[西]山之下,乃立皋門,皋門有閌。茂林叢竹之間,宛若畫圖... 碑記全文請按......
棲霞觀碑
棲霞觀碑(略)
孟文昌
東望文顯之山,四老仙去,遺跡猶在,永懷高風。南面老君之岩,白雲出沒,想像聖儀,幢蓋飄揚。西走城邑,禾麻幪幪,居民行旅,絡繹道路。北瞰溫洛,靈源浩瀚,龜書發秘,滔滔東注。四時之間,朝氣夕靄,千匯萬狀,使覽之者心曠神怡,可以蟬蛻塵紛,遺世獨立。
(乾隆《洛南縣誌... 碑記全文請按......
終南山大重陽萬壽宮真元會題名記
終南山大重陽萬壽宮真元會題名記[1]
太上老君者,出乎太元之先,起乎空洞之前,經歷天地,不可稱載。若夫自天皇而至商湯,歷代為師,隨方設教者,前賢集錄備載記傳,茲不敢贅以蕪辭。惟分神化身降世之跡,或可得而言焉。老君欲和同光塵以立世教,乃先命無上元君玄妙玉女,降於陳國苦縣瀨鄉曲仁里天水尹氏之... 碑記全文請按......
至元六年帖
至元六年帖
在虢縣鎮
皇帝聖旨里特進神仙演道大宗師元門掌教大真人管諸路道教所知集賢院道教事。粵以虢縣古至德常寧觀者,面臨渭水,背枕岐陽。高瞻彩鳳之台,遠控寶雞之邑。伉儷得道,念馬祖之曾居;夫婦飛升,想劉綱之舊隱。思人睹物,見景憶真。警看守之無功,示之以承家耀業;尊古今之有道,升之以改... 碑記全文請按......
終南山重陽萬壽宮碧虛楊真人碑
終南山重陽萬壽宮碧虛楊真人碑[1]
河東禹謙撰,葆真大師京兆府路道錄提舉、重陽萬壽宮事賜紫李道謙書篆。
全真之教尚矣,自重陽逮夫丹陽、長真、長生、長春,而後支分派別,各有所宗。出丹陽之門而能大其傳者,碧虛師其人也。師諱明真,字謙之,族楊氏,世居榮陽。顯祖順以戎事署修武校尉,父蕃潛德不... 碑記全文請按......
十方重陽萬壽宮記
十方重陽萬壽宮記[1]
宣聖五十一孫襲封衍聖公孔元措篆額,中書省經籍所[ ]官兼陝西[ ]元帥府[ ]議官孟攀鱗撰,體真玄靖大師[ ][ ]方丈文[ ]賜紫張志敬書丹。
太極未朕,元氣未萌,窈窈冥冥,玄玄默默,至精不可以意索,至神不可以言詰,廣大無[ ],字之曰道。天地得之,以清以寧...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