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明

文昌祠記

文昌祠記 年份:不詳 佚名       文昌靈應祠,在七曲山。梓潼縣北七里為送險亭,言蜀棧道之險至此而盡也。亭居岩畔,下為龍潭,岩間時現赤霞,世傳五丁力士遺劍處,間發寶光。少進為鳳山,路東接鳳凰山。又里許為千佛岩,士鐫壁城無量數,像咸飾金彩,旁鐫《紫府飛霞洞記》,上覆以亭,而...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集虛觀碑記

重修集虛觀碑記 年份:公元1520 劉潛       潼中江之西山曰棲妙,尊重如翁,群山皆孫侍之。故一登覽而勝概俱在。山之半有觀名曰集虛,隋以前未聞,下至唐,道士田大神來自南陽,假息於此,修黃白之術。世傳能降虎,攝毒蛇,飛走水上,以廣德元年三月十五日輕舉,山因以顯。黃冠嗣居,... 碑記全文請按......

三尖山玉皇廟碑記補祿

三尖山玉皇廟碑記補祿 年份:公元1519 熊元懋       資陽地距縣七十里1,與樂至南關邑三十里門對間接境,有地名三尖,巋然秀麗,鼎峙排空。舊有玉皇觀一座,不知創於何代。兩邑居民,或水旱疾疫,春秋祈社,皆於是而禱賽,罔不輒應。嘗用石為楹,而覆以石2,不數年而傾圮,屢易屢壞...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平蓋觀記

重修平蓋觀記 年份:公元1518 李萬仁       天下臺觀至多也,奇壯名天下者蓋少。若吾縣治之北,有山名曰平蓋,下有潭曰繫龍。其上有觀,因山名焉。觀之前有墨池丹井。     先是,唐蜀人羅公遠謁明皇、還蜀修煉之所也1。按天下之治二十四,平蓋居其一。 此奇狀所以名天下... 碑記全文請按......

建土主廟碑記

建土主廟碑記 年份:公元1513 李相       合陽城北,有山曰純陽,高扼奇秀,橫出天漢,發源蓋自秦隴數千里,東南跨龍多牟山,峰巒層疊,逶迤州境,則宕渠、嘉陵、涪江諸水隨山而出。此山據三江之匯,山麓即州城也。形勝爽塏,氣象軒豁。城之左有山曰釣魚,曰學士,右有山曰龍游,曰聖... 碑記全文請按......

金盤山石堂記

金盤山石堂記 年份:不詳 戴錦       吾邑西北七十里,有山曰金盤。盤之下有洞焉,龍潛其中。洞口然,狀如吐吸。入數步,有石結若雲,懸若鐘。二石立若危柱,似經乎斧削者。水由地行,左折而東,有石堂焉,深三丈餘,闊視深者減數尺。堂之上有隙焉,天光下燭。仰視溜石之象,若繪若塑,若...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雲臺觀碑記

重修雲臺觀碑記 年份:不詳 萬安       上真濟世之心,不一而足。必若一元之發育萬物,無處不有,無時不然而後已。其靈徵瑞應,班班可考者,《啓聖錄》備之矣。至於潛扶陰翊於冥冥中者,又豈筆舌之可殫記哉?     當趙宋時,自武當飛神降精於蜀之玄武縣,托迹趙岩者,首結茅於... 碑記全文請按......

重建平蓋觀山門石梯落成記

重建平蓋觀山門石梯落成記 年份:公元1502 楊孟時       平蓋觀,古年盛治也,為天下二十四治之一。昔老君藏修煉丹之所,有墨池丹井存焉。山形踴躍,層接霄漢1,如龍過江,勢壓長空,自古稱為奔江龍。下有一潭,曰系龍。蜀杜天師題咏仙迹2,有玉人長一丈三尺,常見治化古人吳群、崔...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真靈觀碑記

重修真靈觀碑記 年份:公元1497 王瑾       縣東南二里許,有玄武山,又名大雄山。其山六屈三起,有玄武之象。山下有淵,產文石,隱隱然有龜蛇之文。山麓曰亞松山,有真武將軍廟。宋徽宗大觀元年,敕賜名曰真靈觀。先代唐登封後,淵泉有龜蛇出現,其靈莫測。凡邑之災祥、旱澇,有禱必...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清齋宮記

重修清齋宮記 年份:不詳 黃㻞       清齋宮,始於宋至定間1,志與傳皆無所考,不知為何人建。山水環秀,松檜交鬱,香苔積翠,為涪東勝概。騷人墨客,往往留心於此。傳聞昔人及鄉老輩惜以規模狹小,神像剝落,日炙雨淋,幾為泯廢,雖欲構之,落落末成。徒為居人過客興周人過故官之歎,...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