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清

東華觀鐘序

東華觀鐘序 年份:不詳 唐汝明       寺之有鐘,所以宣神威,和神聽,上以鳴國家之盛,而下以導民物之和者也。故客過寒山,聲聞夜半,僧逢如滿,響擊月中。凡有叩而必鳴,斯無聾而不振。綿北四里東華觀,創自先朝,盛于今日,神靈顯應,寶塔莊嚴,爰鮮天聖之銅,遂減招提之色。住持道人敬...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文武二聖廟碑記

重修文武二聖廟碑記 年份:公元1819 夏貢廷       夫治民事神,司牧者之任也。故立政貴握其要,握要以圖之,此非一時之澤,而數世之澤也。     邑之文廟在治東門外,創于康熙明府李公,越百數十年,或補葺,或增修,或塗以丹雘,其本末年次俱載邑乘。第是時特草創規模,繼... 碑記全文請按......

文昌祠後建觀音殿碑記

文昌祠後建觀音殿碑記 年份:不詳 王國卿   凡物之廢興成毀,非物之自為之也。得其人則興,不得其人則廢。此固理之必然,無足疑者。     如邑南門坎灘,有文昌祠,先達趙師翁所建也。今嗣君東公募修觀音殿于其後。功成,囑記于余,曰:「文昌祠,觀音寺之舊址也。寺圯鐘存,而又傳... 碑記全文請按......

神女記

神女記 年份:不詳 余廷勳       邑東峽內小磨地方,舊有神女廟。考《襄陽耆舊傳》,赤帝女瑤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陽,為神女,建廟以祀。是神女系瑤姬,并非雲華夫人。因唐人《太平廣記》所載錯誤,以致訛以傳訛。予特揭榜懸于廟側,以解後人之惑。是為記。   ... 碑記全文請按......

天龍山重建玉皇閣記

天龍山重建玉皇閣記 年份:不詳 冉正維       天龍山發源于湖北之來鳳縣,奇峰挺拔,天矯淩空,其穿雲攫霧之奇,極磅礡鬱積之盛。由楚至蜀,迤邐南行者約二百餘里,乃開勝境于酉郡,大江里之北,周圍峭壁矗空,闊僅逾丈,有昂首天外,噓吸風雲之勢焉,名曰天龍,洵不誣矣。且其山為酉東諸...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文武二聖廟碑記

重修文武二聖廟碑記 年份:公元1819 吳秀良       日星河嶽之精,昭明于上而亭毒于人,所儲者厚,所受者正。其生也,道統賴以續,大義藉以伸。舉古今立德立功之事,皆有以造乎其極,而非擬議之得而名。迨其歿也,天下惜之、思之,于是乎設其位,肖其像,曰師、曰帝、曰聖、曰神。信之... 碑記全文請按......

新建東嶽行祠後殿碑記

新建東嶽行祠後殿碑記 年份:公元1819 查中林       天地生物,煦之以氣,嫗之以形,故乾坤稱大父母。峙而為大,惟岱獨稱宗,明乎震為長男,天之宗子,德發揚詡,萬物在以資始而成其終。是以虞帝二月之巡,必首東嶽,而七十二君之封禪禋祀,獨加榮焉。尊之也,親之也,所以報本返始,...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東嶽廟神像碑記

重修東嶽廟神像碑記 年份:公元1819 竹樹琪       本廟神像,威靈顯應,久為四方所景仰。     嘉慶已卯秋,龕忽發無端之火,一切無恙,而神像獨焚。嗚呼異矣!神之示戒,亦有在矣!既而值年首事募眾重修、越一月工竣,諸君將紀眾善性名以垂不朽,丐余為記。余辭之不得,乃...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火神廟記

重修火神廟記 年份:公元1818 李光謙       蓋聞火之原出于天,位居乎南,而德盛于夏,陽光之所發見也。自燧皇、炎帝以來,而火之用彰。雖擊石生火,鑿井引火,晦夜海波揚火,而四時鑽燧,各有所宜之。木火又必麗于木以為勢,故其狀也,赫赫炎炎,烈則燭天,爝則照微,傳而不知其盡。...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文昌宮碑記

重修文昌宮碑記 年份:公元1818 張澍       按《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春秋文耀》云「文昌宮為天府」。《孝經援神契》云:「文者精所聚,昌者揚天紀。」輔拂并居,以成天象,故曰文昌宮。《春秋元命苞》云...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