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清

增修新川主廟記

增修新川主廟記 年份:公元1763 王家駒       吾邑前任彭公,諱維銘,楚茶陵人。治津十三年,歷有善政,修廢舉墜,足垂于後。嘗于城東郭外建川主神祠一所,其自為記既詳且悉。所云:「欲于正殿後另建李公祠,惜無力措置,不能無望于後」。後公升巴州,改任山東鄒邑。     ... 碑記全文請按......

創修三驅鎮文昌宮碑記

創修三驅鎮文昌宮碑記 年份:公元1761 劉天成       棠城西南三十里許,有三驅場,地居崇嘉,仁義關廂各里中,其間人文較他處為最。余為諸生時,與志鵬李君、元山金君曾有志建立文昌帝君行宮。歲癸酉,余計偕北上,旋館詞曹,遂不果。丁丑春,元山來都,云里中紳士李士元,李志鵬、吳... 碑記全文請按......

建修關聖廟碑記

建修關聖廟碑記 年份:不詳 高家湘       寧邑武廟,舊在城南之澳。春夏水漲,則榛莽漂流,庭宇皆濕。秋冬水涸,則枯朽叢積,人蹟罕到,往往為乞丐貧民棲息之所,以致神廚袍帳,俱為竊割以去。     余下車展拜,即不勝惶懼,懼其褻神靈而廢祀典也。亟謀之邑尉馬君,馬曰:「城... 碑記全文請按......

神女記

神女記 年份:不詳 朱斐然       治東神女祠,巫之勝蹟也。古今艷稱之。第泥于宋玉《高唐賦》寓言,毋亦以治西有高唐陽臺舊基址,因群附會其說耶?     自明張、馬、范三公,據《集仙錄》作《神女廟考》,世始知有授書開峽之事。三公可謂具卓識而有功于人心世道也。惟是祠止兩... 碑記全文請按......

慧靈宮記

慧靈宮記 年份:公元1760 王采珍       合陽襟山帶水,坎離兩峰對峙,間有火患。瑞應山巔東側,舊有慧靈宮,象真武以制陽明,鑿小池注清流,患得以寢,民賴以安。計自今五百餘年矣。明末年,張獻忠諸寇相繼屠毒,城郭丘墟,宮遂傾圮。易錦繡為荒涼,民之慘不可勝言。     ... 碑記全文請按......

潼川重修梓潼宮碑記

潼川重修梓潼宮碑記 年份:公元1759 林愈藩       己卯秋,府城內西南隅重修梓潼宮成,首事者多楚人,走百里外至草廬屬予記之。且告曰:吾輩居楚,奉帝君者累葉矣。邑鎮村墟祠宇相望,殿廡欞壁,金碧輝映。較崇釋老者有加焉。蓋以神列在祀典,與漢壽亭侯俱俎豆千秋,天下翕然奉之,匪... 碑記全文請按......

建修瀛洲閣碑記

建修瀛洲閣碑記 年份:公元1759 何毓聰       瀛洲,仙源古島也,水落石出,則繡壤延聯;水泛舟浮,則中流鎖鎮。左銅鼓灘,右麒麟潭,都人士泛艇往來,登臨延眺,見其飛鳧馳突于中流,屬玉棲遲于淺渚,低徊留之不能去。有明建亭閣于上,回顧城闉,形如砥柱,真勝蹟矣。曆久傾圯,廢址...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四川青羊宮碑記

重修四川青羊宮碑記 年份:公元1759 安洪德       原雅郡守聊城安洪德撰     《道藏》記周昭王時,老子西行至函谷關,以《道德》五千言授關令尹喜。臨行曰:「千日後,可至成都青羊肆相見。」言訖而去。及尹至蜀,遍訪無從。適一童子牽羊至,曰:「聖師在此,爾何尚自惘然... 碑記全文請按......

帝君聖像碑記

帝君聖像碑記 年份:公元1757 郭永宜       士君子讀書服古,顯達科名,以應光昌之運者,皆以崇文重道為先。良以文章事業,必有由起,而功名富貴豈無從來?此斯文之神、憑依之地,即人文蔚起、從出之原也。     岳邑,古普州也,山水多偉麗。自唐宋迄元明,人文軼出,科第... 碑記全文請按......

修建文昌祠碑記

修建文昌祠碑記 年份:不詳 林中麟       江安南井鎮,舊有文昌祠。明季兵燹,後祠宇傾圯,基址亦湮廢無遺。     里人宋子時輔,髻年英俊,志存復古,偕同人募眾置買基址,建文昌祠。其地發脈于東,水自北曲折而至,迥環繞南以去。前列文案、玉帶,朝拱離方,奇峰聳秀,真文明...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