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清

募修文昌閣前殿序

募修文昌閣前殿序 年份:公元1743 侯國棟       治城之西隅有文昌宮,龍脈蜿蜒,實為州之勝地。左介南軒書院,右臨房湖。湖,唐宰相房琯鑿。時共李杜諸人泛舟賦詩飲酒,因以名焉。遙望東山,層巒疊{079},高出雲霄。每秋夏之間,波光蕩漾,上下一色,峰拱文筆,環翠鋪錦,千崖拖...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三教寺碑記

重修三教寺碑記 年份:公元1742 雷撝謙       禮義城後門,徑路可通渠邑東北界勝地也。碑載建自寶祐年間,第命名「禮義」,不知何取,惟石廟前明萬曆己卯年陳從宗所撰碑記內「天生英雄胡公練使,威雄莫測,功德難名,鄢王莫能敵,謚鎮國將軍,後被讒議,失其統緒,城棄荒頹」數語,其... 碑記全文請按......

修城隍廟并築平雲亭碑記

修城隍廟并築平雲亭碑記 年份:公元1741 但象琦       晉原北郭之靜惠山麓,距城數武,縣治之城隍在焉,其絕頂,舊有平雲亭。數百年來,滄桑遞變,兵火蹂蹴,而此亭幾不可復識矣。城隍祠則遷建于有明嘉靖癸亥,左右廡各五間,為冥王十殿,國朝固之。承凋殘疲瘠之餘,雖間有修補,未完... 碑記全文請按......

文昌宮重修記

文昌宮重修記 年份:公元1741 劉彝       凡習孔孟之業者,莫不崇祀孔孟,次則祀梓潼帝君。蒸嘗俎豆,幾與孔孟並垂不朽。蓋以其司文衡之柄,而操賞罰之權也。     墊邑南郊數武,有鳳山,舊建文昌宮,廟貌巍然,後因兵燹流離,而廟亦傾廢。余登其上,流覽之餘,不勝今昔之... 碑記全文請按......

修金華山觀記

修金華山觀記 年份:公元1740 莊大椿       金華山,有唐陳拾遺讀書臺在焉。杜工部多所題泳,而晉方士陳勛學道飛升之地也。靈異秀美,著于簡編。     予讀少陵陳公學堂詩:「涪右眾山內,金華紫崔嵬」句,輒神往久之。及奉天子命,來宰斯邑,知金華距城半里。公暇之餘,即... 碑記全文請按......

募修三清殿疏

募修三清殿疏 年份:公元1740 華嶽靈       竊惟三清觀者,俯臨邑署,斜枕黌宮,乃縣治之後山,亦膠庠之輔佐。先民創建,歷年久而棟漸崩,前令重修,間架宏而功未竟。在元都非道旁之舍、何當局者三年不成?豈羽流無點石之金,而隨喜者一毛不拔?殆圖新舍舊,能盡免于浮言,乃有初鮮終... 碑記全文請按......

文昌宮記

文昌宮記 年份:公元1738 陳覲光       蓋聞斗魁戴筐,六星為天府離宮,而世之振興文教,作育人才者,往往即所治而為之宮。于以扶景運,煥文治。文人學士,雖樂贊襄從事于其間,而所以副乎其實,以鴻啟斯文之盛者,端非賢宰不為功。     稽遂邑文昌宮故址,在城萬壽寺左,... 碑記全文請按......

青羊宮祖瑩碑記

青羊宮祖瑩碑記 年份:公元1739 張清夜       夫幕天席地,為道人者之本來。所以恍惚杳冥之中,而相忘于無形者也。然人之一有此身,即心為形役,而不能超于無何有之鄉。惟修真之士,統陰陽,兼體用,遂至出神而入化。嗚呼噫嘻!有質之物,不得長留,夢幻之軀,終歸土壤。今既言神化,... 碑記全文請按......

修梓潼宮記

修梓潼宮記 年份:公元1738 劉紹攽       民風之厚薄,士習倡之也。而士習之醇,在董率者之使之觀感興起,踴躍為善,以漸底于醇,而進于治。昔漢高祖當秦廢儒學,過魯,先以大牢祀孔子。范文正公守嚴州,首修嚴先生祠。所以樹之風聲,使之觀感興起,以庶幾踴躍于善,而風俗之移易,將... 碑記全文請按......

重建顯英通佑祈嗣三殿鐘銘

重建顯英通佑祈嗣三殿鐘銘 年份:公元1738 王來通       岷山導江,大禹之功在天下,秦蜀守李公父子之德在全川。軛江泊,除灌害,觀水勢,鑿離堆,開三十六渠,深淘灘,低作堰,引水灌田,沃野號稱陸海,世代相傳,造三石人、五石犀以壓水怪,千百年來,利澤民生,遺爾多福。在唐時,...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