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碑文作者(拼音)

東嶽廟碑

東嶽廟碑 年份:不詳 謝生晉       郡縣之祀泰山也,禮耶?非耶?泰山之神像而廟屋也,禮耶?非耶?     考諸《禮》,五嶽之祀尚矣。其位坎壇,象用神尸,無廟象也。天子祭天下山川,諸侯祭境內山川,無越祀也。三代而降,禮祀僭瀆,非人鬼而廟屋,蓋端于秦漢初。五嶽皆分祀列...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舊縣壩文昌宮記

重修舊縣壩文昌宮記 年份:公元1789 嘉玉振       劍于唐為普安郡,領縣八。于宋為普安軍,領縣六。光宗紹照二年,以孝宗潛邸陞隆慶府,領縣如故。而普成距劍南百五十里。南襟跨鶴,北枕錦屏,勳業科名,甲于六邑。黃兼山、陳平甫皆普產也。     縣西一峰,孤秀聳拔,舊建... 碑記全文請按......

重建升澤廟記

重建升澤廟記 年份:公元1789 潘邦和       富順去城西十五里,有升澤龍神廟基。閱邑志,廟建于宋政和四年,葺于明永樂元年。經明季兵燹,悉為煨燼,惟豐碑尚屹立焉。余官富順之三載,當乾隆五十四年,歲己酉,夏旱禾焦,予心感焉。父老為言,天順間判簿李君太清兩詣升澤廟故事,乃恭...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東山觀記

重修東山觀記 年份:公元1789 張仲芳       東山觀,逼近縣東門外,俯瞰城內如掌。始建于康熙六十一年,縣令鄭羽逵。修建于雍正十三年,縣令陳汝亨。及余蒞此邑,觀已漫滅,惟靈官殿岌岌獨存。己酉勸造諸處,悉關地利文風之要,未暇及此,非舍置也。鎮安塔之建也,其地系王伯珍世業,...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老君山大殿記

重修老君山大殿記 年份:公元1788 張乃孚       距城二十五里,涪江之西,老君山自銅梁巴嶽蜿蜓而來。特聳一峰,眾山懸絕,山頂開數畝,平如掌,建殿宇其上,凡四層。相傳大殿創自萬曆年間,碑殘滅不可考。外為梓潼殿,則崇禎十五年州牧李開源所增也。乾隆十三年,僧舟、超梅修觀音後... 碑記全文請按......

修理文昌廟記

修理文昌廟記 年份:公元1788 蔣士椿       文昌帝君,仁孝存心,文章司命。自晉唐迄今,薄海廟祀,欽崇尊奉,其所由來者遠矣。     梓邑城北二十里七曲山,實為帝君藏修仙蹟,廟佑在焉。按其地,山勢盤郁,象應斗杓,萃星嶽之靈,孕文明之秀,洵稱形勢。古柏參天,綿亙數... 碑記全文請按......

培修鎖口廟碑序

培修鎖口廟碑序 年份:不詳 王逢吉       龍岡之麓,下壩當壩之,將出口,有邱焉,高僅丈餘,闊僅一畝,峰巒環拱于其間。     先祖某于康熙五十二年創廟于斯,若印顆然。名鎖口廟,供玄真神像,歷年風雨剝蝕,廟貌摧頹。乾隆五十三年,我族眾復補葺之,惜其基狹,其楹搤,其制... 碑記全文請按......

新建紫雲宮記

新建紫雲宮記 年份:公元1786 李元模       自犍城西十五里,有叉魚子,每至冬春水落,灘險異常,商賈皆登岸陸行,待于上流,此待舟亭之所由築也。     往者邑侯張公念故址窄狹,欲拓地創修,方經始,而張公擢任去邑。邑侯姚公來視邑事,每于政治之暇,沿灘而睹石勢之嵯峨...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城隍廟碑

重修城隍廟碑 年份:不詳 孫天寧       自古府、州、郡、縣,各有守土,固恃宰治于顯,猶賴神贊乎幽。維城與隍,有所鎮而威靈攸寄;禍淫福善,無所私而賞罰鹹彰。輔德之稱,由來尚矣;神道之教,豈徒然哉。此所以義緣乎方社,而祀典攸崇;秩視乎候王,而殿堂聿煥也。灌邑青城標勝,秘籙著... 碑記全文請按......

鄰州二聖廟記

鄰州二聖廟記 年份:公元1782 陳加儒       鄰州,古治也。山則峽谷平臺啟其秀,水則石船玉帶宕其奇。自梁大同闢城以來,宕渠諸邑屬焉。由隋迄唐,至于元季,統治巴西,號曰雄鎮。舊有川主、文昌神祀,矞皇典麗,默受康寧。洎前明成化間,裁州設縣,治遷銀鼎而神祀遂廢,蓋三百年于茲...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