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碑文作者(拼音)

重修東關文昌宮碑記

重修東關文昌宮碑記 年份:公元1782 魏效祖       棠城東關,舊有文昌宮,基址甚隘,祀田僅十數畝。今上之初年,歲進士譚君致中、庠生梁君品先者,募化同人,各捐微貲,得數十金,歷年生息,積金七百有奇,乃鳩工增修、重新聖像以及文武魁神、惜字閣。經始于庚子春,落成于癸卯夏,而... 碑記全文請按......

朱鳳塔碑記

朱鳳塔碑記 年份:公元1779 張克明       果州南郊外,有山名朱鳳,距城之文明門十里許,蓋學宮之屏藩也。庚寅春,余奉調茲土。登此山,見青峰環拱,碧水瀠洄,顧而樂之。或曰前時科名鼎沸,皆茲山所效靈,陟其巔,亭址宛然可睹。里人建塔以肅山威。余欣然喜焉,嗣因曆署宣漢丹崖各篆... 碑記全文請按......

清源宮記

清源宮記 年份:公元1763 周文權       蜀自戰國始併于秦,設郡縣以治。維時太守李冰,督子二郎,鑿江開堰,灌溉蜀都,為萬世利。故至今全蜀城鄉,無不尸祝以祀。廟號川主,每遇水旱,有禱輒應,春祈秋報,由來舊矣。     吾鄉石蟆場有昊天觀者,內祀川主,經明季兵燹,漸... 碑記全文請按......

修三廟合記

修三廟合記 年份:公元1778 陳大文       古者成民而致力于神,神之載在祀典者,皆能為生民捍災禦患。民亦兢兢敬畏,罔或攸斁。上之人因其敬畏而勸之、懲之,又可以輔政之所不逮。故崇其德而報其功,匪徒求福田利益也。     考省志,南川縣城南隅,有川主、城隍兩祠,蓋前... 碑記全文請按......

上元宮碑

上元宮碑 年份:公元1777 鄭翊清       上元宮,創自明萬曆間,曰天臺寺,為浮屠所居。國朝康熙五十年始易名本洪庵,殿宇傾頹,僅一僧名自埃,難于住持。有道士李太浩者,給資接收。雍正八年,欽憲分巡各省,飭州縣勘量田畝,造冊呈報,有雙合聯標為據,一存官,一給業戶。此本洪庵之...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二仙庵碑記

重修二仙庵碑記 年份:公元1776 洪成鼎       特授四川成都府成都縣正堂升任府同知加三級紀錄十二次記大功三次褚端北書丹     萬壽特恩加一級文林郎前知四川潼川府安岳縣事軍功加一級紀錄四次楚北應山洪成鼎悔翁撰文并篆額     二仙庵曷昉乎?自康熙乙亥廉使趙... 碑記全文請按......

文昌宮碑序

文昌宮碑序 年份:公元1774 李光瓚       南平之北,距五六十里許,有廟號石龍。山明水秀、刻桷丹楹數十年于茲矣。又有石刻云:明道伊川二程夫子墓所。夫二夫子之墓,其是與否,固未敢知,而舊蹟宛然,當亦有說。鄉耆之好古者曰:此勝境也。     葺而補之,地可以靈,人可... 碑記全文請按......

天后宮放生會記

天后宮放生會記 年份:不詳 石峰       從來天施地生,品物流行,皆一元之所默運。元者,數之始,于時為春,于人為仁。繼之者善,而長乎眾善者,元也。天地之大德日生。生者,元之意也。元者,生之心也。具此生之心即仁也,體此仁者即有以長人也。長之者何?以生之者長之也。生之者何?以... 碑記全文請按......

東嶽廟重修碑記

東嶽廟重修碑記 年份:公元1771 周文權       松溉鎮有東嶽廟,創自明末萬曆間,規模宏壯。兵燹後半多傾頹,獨存東嶽正殿,亦如魯殿靈光焉。歲在辛卯,鄉士等瞻顧慨歎,謀更新之。于是前建山門,兩廊建十殿祀十王,及一切垣墉,次第修整,丹雘輝煌,金碧照耀,復為巨觀。工既竣,諸君... 碑記全文請按......

豐樂場文昌祠記

豐樂場文昌祠記 年份:公元1771 尹至仁       客有問于予曰:「木鄉塘壩,舊有文昌祠,太翁先生獨以創建為志,厥後事與願違,子昆仲又續成之。然則斯祠之建,其亦有說乎?」余應之曰「唯唯,吾邑文風,宋元不可考。有明三百年,科甲人物之盛,縣城外首推屯鄉;國朝定鼎以來,亦惟此鄉...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