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y
敕賜玄教宗傳之碑
敕賜玄教宗傳之碑(至正四年1344)
集賢修撰、承事郎臣虞集奉敕撰;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浩、兼修國史臣趙孟煩奉敕書並篆額
延祐六年四月廿五日,開府儀同三司、上卿、輔教贊化保運玄教大宗師、知集賢院事、領諸路道教事臣留孫言:欽惟... 碑記全文請按......
聖旨焚毀諸路僞道藏經之碑
聖旨焚毀諸路僞道藏經之碑(至元二十一年1284)
翰林院臣唐方、楊文郁、王構、李謙、閻複、李濤、王磐等奉敕撰
至元二十一年三月 日,詔遣資德大夫、總制院使兼領都功德使司事相哥諭翰林院:戊午年僧道持論,及至元十八年十月二十日焚毀道藏僞經始末,可書其事於後。臣磐等謹按釋教總統合台薩哩... 碑記全文請按......
*王重陽詩歌碑
元大德十年(1306年)刻石。楊太初書,劉道希刊。
詩歌刻於《全真開教秘語之碑》碑陰。碑文正書,27行,行3至55字不等。碑右面有石花三處,但於字無大損。部分詩歌《道教與養生》有著錄。
錄文:
王重陽詩歌碑①
初,重陽祖師既遇真仙傳授秘語... 碑記全文請按......
全真開教秘語之碑
元大德三—十年(1299—1306年)刻立。孫德彧、范道和、楊志瑞等立石。原散落在祖庵鎮北郊田野,1962年移至戶縣重陽宮後院集中保護。
此碑螭首龜座。通高401厘米(其中首高110厘米、座高58厘米)、寬122厘米、厚36厘米。圭額篆書「全真開教]秘語之碑」8字。碑文行書15... 碑記全文請按......
圓明真人高公碑銘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立石。姚燧撰文,權璹書丹,蕭□(此字打不出来)篆額。原散置在祖庵鎮北郊田野,1962年移竪於戶縣重陽宮後集中保護。
此碑螭首方座。通高340厘米(其中首高95厘米、座高46厘米)、寬113厘米、厚35厘米。碑額圭形,額刻陰文篆書「圓明真人]高公碑銘」8... 碑記全文請按......
尹宗師碑銘
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立石。弋彀撰文,員擇書丹,李贊篆額。原散置在祖庵鎮北郊田野,1962年移竪於戶縣重陽宮後集中保護。
首佚,龜座。通高355厘米(其中座高60厘米)、寬140厘米、厚38厘米。碑文正書,41行,行90字。碑身保存基本完好,上部約40厘米處石花較多,但碑文... 碑記全文請按......
碧虛楊真人碑
蒙古中統三年(1262年)立石。禹謙撰文幷篆額,李道謙書丹,張志悅立石。原散置在祖庵鎮北郊田野,1962年移竪於戶縣重陽宮後集中保護。
此碑螭首方座。通高386厘米(其中首高95厘米、座高43厘米)、寬119厘米、厚37厘米。圭額高59厘米、寬37厘米。額刻陰文篆書「終南山重]... 碑記全文請按......
*楊奐等挽悼李無欲詩
蒙古憲宗五年(1255年)刻石。楊奐、王萬慶、趙複、敬鉉、謝玨撰。
詩文刻於《無欲觀妙真人李公本行碑》碑陰。碑文正書,分四截鐫刻,一截32行,滿行15字,行間間有注釋小字。二截32行,滿行15字,行間間有注釋小字。三截19行,滿行15字。四截23行,滿行15字。碑右邊沿兩行字迹... 碑記全文請按......
*洞真于真人道行碑幷序
約蒙古憲宗二~五年立石。楊奐撰文,員擇書丹。原散置在戶縣祖庵鎮北郊田野,1962年移竪於戶縣重陽宮後院集中保護。
首佚,龜座。殘高301厘米、寬102厘米、厚40厘米。碑文正書30行,行現存60字。碑身頂部殘損約75厘米。文字漫漶,因之,1962年集中竪立時排在最後,1983年... 碑記全文請按......
*清和真常二大宗師仙翰
蒙古憲宗元年(1251年)刻石。尹清和、李真常撰書。
仙翰刻於前錄《大蒙古國累朝崇道恩命之碑》碑陰。碑額圭形,額內篆書「清和真常]二大宗師]累賜仙翰」12字。碑文行楷相間,分5欄鐫刻,通碑末行爲篆字。第一截爲字徑約10厘米的大字,共13行,滿行12字。第二截26行,滿行11字。...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