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z

沈先生墓誌

沈先生墓誌[1] 正書,共十九行,高三尺五寸,廣二尺四寸。在雲陽山老君庵。 恒山道人張道亨予通撰並書丹,洛京任亨甫刊。      先生姓沈,諱志中,一號沖和子。世自殷家,應州山陰人也,生而神靈。年未冠,厭[ ]。[ ]陽真人門弟王先生,有道之流,往師之而不納,受以修真之要。俟處順之後,... 碑記全文請按......

玄元觀記

玄元觀記[1] 碑連額高三尺八寸五分,廣二尺五寸三分。二十五行,行三十二字,正書。額題“玄元觀記”四字,篆書。今在南王村復興寺。     在《易·蒙》之大象曰:山下出泉,蒙。今蒙峰之下,水泉玄流,不啻以十數。竊謂蒙山之所以為蒙者,蓋有取於是歟?循蒙峰而東,峪曰開門。去開門五里而近,有保聚曰南... 碑記全文請按......

保安觀記

保安觀記  至元二十四年六月建,在安里村觀內。 東蜀張志隆撰文,竇邦傑正書篆額。     嘗聞道一也,而有異焉。杳冥恍惚,無像無形。斂之不盈握,舒之滿六合,此天道也。濟人利物,拯急扶危,審六氣之盛衰,察三部之遲速,此人道也。天道根於鴻濛未判之前,道祖闡開,以示修真之法,涉於虛無。人道起... 碑記全文請按......

提點吳公墓志

提點吳公墓志 在東城牆外,至正四年閏二月。額六字篆書橫列。     公姓吳,名道明,號通微大師。祖居大樑許州人氏,家譜未詳其源。幼年出家,禮青社郡中東南隅敬親坊長生觀實長生真君門派前益都路道錄清和大師韓公為師。既列席下,事禮無怠,賦性誠確,異於其徒。學全真,以慈儉為本,得師傳秘訣之方。身親... 碑記全文請按......

雲真淵靜明道真人武道彬道行碑

雲真淵靜明道真人武道彬道行碑(部份)[1] 天曆三年弟子王道安、劉道永立石,在東華宮。 張起岩撰     武尊師,卒於崑崳山東華宮之東堂,壽年八十。官僚士庶咸集於庭,表號致奠者不絕。師素工醫術卜筮,施者甚眾,問道德求法名者又多。雖日夜問答,無少倦怠。大德元祀五月,郡久旱,請師求雨,天降... 碑記全文請按......

聚仙宮碑銘

聚仙宮碑銘(有序)[1] 學士張起岩     自王重陽之東也,而全真氏之教盛行。其徒林立山峙,雲蒸波湧,以播敷恢宏其說。於是並海之名山勝境半為所有,至若下插巨海,高出天半,連峰複嶺,綿結環抱,蟠據數百里。長松交蔭,飛泉噴薄,珍草奇木,駢生間出。簷楹軒戶,隱見於煙雲杳靄之間。憑高引領,歷覽無際... 碑記全文請按......

抱元真靜清貧李真人道行碑

抱元真靜清貧李真人道行碑 前翰林學士承旨資善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疇齋張仲壽撰並書篆     先生姓李氏,諱道元,自號清貧子,衛輝路淇州朝歌人也。年甫十歲,父母俱喪,後於本邑鐵戶孫提舉家為婿。方登不惑之年,忽起一念,志欲出家。因托疾毀身,針灸成瘡,持缽化飯,云游西秦京兆。於古廟破窯之中,毀煉睡眠... 碑記全文請按......

重建萬壽宮記

重建萬壽宮記[1] 趙孟頫     道家者流,出於黃帝老子,以清淨虛無為宗,頤神養性為事,長生久視為著效,神仙飛升為極致。自秦皇漢武,聞方士之說,問蓬萊之津,求不死之藥,舉世核然玄風。厥後其徒支分派別,為符籙,為齋醮,為煉丹石,為飾土木,抑皆事乎其末。金季帝君王公、真君劉公輩七人者出,不資外... 碑記全文請按......

重建回香亭殿宇以及盤道碑記

重建回香亭殿宇以及盤道碑記(民國二十四年1935)     古者神道設教,昭然列乎祝典,佛法流通運動,本夫民情□(殘……)神林武帝修寺,無非神道依夫人民,而人民之通乎神明□(殘……)向善敦化者,未有不賴夫靈應默佑者也。緣據丫髻山,昔有(殘……)二頂玉皇上帝寶閣、天仙聖母牌樓、鐘鼓二樓、回香亭、(殘... 碑記全文請按......

東嶽廟碑記

東嶽廟碑記(萬曆十八年1590)                       賜進士出身、中憲大夫、河南提刑按察司提學副使、前翰林院編修、纂修大明會典、知起居注兼充經筵展書官廣陵趙鵬程撰;右軍都督府、隆平侯、前掌府軍前衛事臨淮張炳篆     方今道化濃洽,醇鳳鬯平,連四海以清夷,育群生於和氣... 碑記全文請按......